动态与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与信息 >> 校园传真 >> 正文
    校园传真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徐宗本院士报告会在我校成功举行
    时间:2016-10-11 阅读:

    10月10日下午三点半,西安交大附中多功能报告厅座无虚席,“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徐宗本院士报告会在这里正式举行。西安交大附中王佩东校长、李阳副校长以及各处室主任出席了此次报告会,交大附中曲江校区、兴庆校区和浐灞校区的部分学生参加了这次盛会。

    “科学与中国”是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发起的高层次科普活动,并与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协等共同主办。巡讲团活动的宗旨是: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活动于2002年正式启动。

    徐宗本教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教授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数据建模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稀疏信息处理的L(1/2)正则化理论, 为稀疏微波成像提供了重要基础。发现并证明机器学习的“徐-罗奇”定理, 解决了神经网络与模拟演化计算中的一些困难问题, 为非欧氏框架下机器学习与非线性分析提供了普遍的数量推演准则; 提出了基于视觉认知的数据建模新原理与新方法,形成了聚类分析、判别分析、隐变量分析等系列数据挖掘核心算法, 并广泛应用于科学与工程领域。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CSIM苏步青应用数学奖等。

    本次报告会由刘珺副校长主持,徐宗本院士以谈心的方式进行自我剖析,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山里娃成长为一名科学家的。

    伴随着一张张老照片,徐宗本院士向同学们生动描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他讲述了童年艰辛的生活,也讲述了自己不甘于平庸,凭借忍耐和毅力前行,最终经过努力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并且在大学任教期间上下求索,寻求突破的往事。徐宗本院士对于自己的每个成长阶段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童年生活让自己形成了坚韧的性格,在后来的困苦生活中的拼搏让自己明白了人活在世界上是彼此依赖的,帮助别人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转折阶段树立了自己的志向,在求索阶段自己注重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到了事业爆发期,最让徐宗本院士回味的不是荣誉,反而是在奋斗中体现出的意义。

    通过这些生动的往事,徐宗本院士认为可以得出三个启示:一是要立志,立志是一种生活态度,也就是人应该怎样度过一生的态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价值观之后最重要是化为行动,贵在坚持。从管控时间开始,将目标时间化,阶段化。最难是面对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爬不起来。二是做事。做事最重要是要将追求卓越变成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做靠得住、拿得起的人,要做负责任、不计较、具有团队精神的人。三是为人要学会感恩,拒绝自私,学会分享,学会吃亏,关注别人的感受,乐于助人。只有服务于他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徐宗本院士针对西安交大附中的学生也特别提出了三点希望,希望同学们不但要目光远大,更要脚踏实地;希望同学们要争取一举成名,更要学会忍耐坚强;希望同学们要坚强自信,更要学会谦卑。

    报告会后,徐宗本院士与在座的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展开热烈讨论,小到生活中坏习惯的改正,大到未来的学科选择与职业规划,徐院士以身边的小事举例,一一解答大家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来自交大大附中各个校区不同年级的中学生,非常珍惜与科学家面对面的机会,纷纷踊跃举手提问,50后科学家与00后中学生,跨越半世纪的思辨,一问一答,引人深思,场面热烈。

    报告会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徐宗本院士精彩的讲述带给同学们深刻思考,也让与会同学获益匪浅。他讲述的成长故事发自肺腑,感人至深,他提出的三点启示成为会后同学们讨论的焦点话题,将更加促进同学们脚踏实地,学会立志,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向着理想大踏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