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办、陕西省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和西安交大附中共同承办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管理工作会议,10月13日至14日在西安举行。这是199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创办以来举行的首次竞赛管理工作会议,大会对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章程、实施细则进行了研讨和修订,决定2009年夏季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决赛在西安交大附中新校区举行。
中国科协国际奥赛项目主任、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委员会主任蒙星、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恩山、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动物学会秘书长魏辅文、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许崇任、陕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王林生、陕西省科协青少部副处长王前乐、陕西省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赵桂仿等领导和来自来自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生物学竞赛委员会的6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会议召开之前的10月12日,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吕明凯、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卢天健、省科协副主席刘亚光,会见了与会领导和专家。
大会由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动物学会秘书长魏辅文主持,陕西省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赵桂仿、交大附中校长王佩东先后致欢迎词。
中国科协国际奥赛项目主任、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委员会主任蒙星作了专题发言,“尽管高中五大学科竞赛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但是,学科竞赛的特别优异者仍然会受到知名高校的青睐,少量名额的优胜者将会被保送到高校的制度暂时不会改变。”他说,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学科竞赛,旨在向中学生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科竞赛属于课外活动,长期坚持有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目前,个别地区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时存在功利色彩,偏离了正常教育轨道;带有应试教育性质,背离了竞赛宗旨;引发歪风邪气,败坏竞赛声誉。这是必须严格制止和坚决予以纠正的。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刘恩山教授指出,正在全国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实施的高中新课程,内容变化最大的是生物课,高中三年均开设生物,但是我们过渡的很平稳,这与多年来全国生物学竞赛所作的探索是分不开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许崇任教授则告诫说,中学生根据兴趣自愿参加学科竞赛,但不能盲目偏科,要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来自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生物学竞赛委员会的60多名专家、学者,在13日、14日对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章程、实施细则进行了认真研讨,大会以举手表决的形式通过了竞赛章程、细则的修改意见,今后将适当降低全国生物学竞赛联赛的试题难度,各省代表队参加全国决赛的学生名额将增加到4名。竞赛委员会专家们同时考察了交大附中新校区的实验设施等条件,认为完全能够满足生物学竞赛实验标准,决定2009年夏季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决赛在西安交大附中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