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于2006年12月6日至9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我校代表队在此国际赛事中获得铜牌。本次盛会,有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欧美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300多支代表队、超过500参赛选手参加了比赛。中国代表队选派了来自12个省市、24个学校的40多支代表队、80位参赛选手参加了近70个项目的竞争,最终取得了5金4银10铜的好成绩。
西安交大附中本次派出了朱秋希、蔡文强、段睿堃3名参赛队员,由刘全铭老师任教练,参加了机器人搬运和机器人走迷宫2个项目的角逐。经过4天的激烈比赛,我校代表队喜获机器人搬运项目季军(铜牌)、走迷宫项目最佳设计奖。
为了筹备这次比赛,保证训练有成效,我校和交大附小南校区集中优势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了训练组,在11月下旬对参赛队员进行集中强化训练。集训前,以刘全铭、向金、刘鹏、杜俊英等老师为首的教练员队伍忙前忙后:找器材、设计解决方案、拜访研究所、大学教授等。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强化训练中,同学们、教练员们吃住全在学校,常常加班加点,几乎每晚训练到凌晨,有些老师病倒了,但依然坚守在训练场。队员们同吃同住,训练也是极其艰苦的。为了解决一个小小的失误,他们就不断地调试,商讨新的解决方案。从他们手中拧上的螺丝不计其数,写出的程序不下万行。一个个机器人就是这样组装诞生的,它凝聚着老师和孩子们的心血、智慧与对科技的无限向往。
到达澳大利亚后,教练员发现比赛规则与往届有所变动,如原来规定的机器人走平面轨道改为走迷宫,要统一检测电压等,教练组及时调整了训练方案,并努力改进因器材性能不如外国优良等不足,加大训练难度。同学们也付出了很多,没有合适的场地,便趴在住宿地的床铺底下,把那里的夹层当作场地;时间紧迫,每日训练都是到了凌晨,有一次天快亮了才休息。在比赛场上,同学们发挥出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克服了器材性能不足和语言沟通等障碍,比较好的发挥了比赛水平。
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IRO)是国际最著名的机器人比赛之一,从1999年竞赛委员会(IROC)开始组织首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至今已经连续在韩国、中国香港、北京、澳大利亚等地举办了八届比赛。与其他一些国际国内机器人比赛不同的是,此项竞赛更注重考查孩子们的真实水平。裁判在比赛现场宣布比赛规则和任务,参赛选手必须在现场亲手搭建、自主编程、自主调试机器人,自行设置比赛方案,指导老师不能进入比赛现场指导,真正锻炼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应变能力、知识水平及团队精神。
我校机器人代表队参赛队员和教练员们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和心血,赢得了良好的成绩,显示了我校科技教育已具备较强的实力。期望全校所有的同学向参赛队员学习,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更期待着在未来我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中能涌现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