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市静安真爱梦想教育进修学院学习共同体研究院、中国教育报刊总社中国教师报联合主办,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第四届学习共同体全国教育峰会在交大附中航天校区隆重举行。
开幕篇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赵昶葆,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庆华,学习共同体研究院院长陈静静,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课题处全国十二五重点课题组指导专家陈希良,陕西省教育厅基教二处处长陈娟、师资处处长王彬武,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龙宝新,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马骏、蔺治萍,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局长冯洁、副局长邓铿,西安市航天基地教育局副局长王晨,西安交大基础教育党委书记常涛,交大附中校长訾艳阳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与西安市的700余名教育专家、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此次峰会。本届峰会以“教育新生态:成为自主创造的深度学习者“为题,深度探讨”自主创造“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中国教育报》主编褚清源主持大会。
5日早上8:30,峰会在MV《最好的未来》中拉开帷幕。
主题报告分享
訾艳阳教授致欢迎辞,在交大附中举办全国学习共同体教育峰会,这是对附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巨大的鼓舞,附中将以此为契机,全面开启以学习为中心的3.0版本的课堂时代,在校园里,创造有温度的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夏惠贤教授以远程连线的视频方式致辞,他鼓励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课堂变革中,促进深度学习的发展。
龙宝新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学习共同体将为中国基础教育课堂注入全新的动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赵昶葆副厅长在讲话中嘱托各位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郑庆华在讲话中提到教育的本质有三点,唤醒、传承和赋能,面向未来世界,大学也需要充分研究课堂,老师学生共同参与,平等自由交流,把好的理念变成课堂改革的推手。
随后,陈静静,吴慧琳博士为交大附中授“学习共同体全国领航学校“牌匾,助力附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
主题报告分享
陈静静博士以“教育新生态——深度学习与课堂变革”为题,分享了她在基于3000余节课、5000余位学生的个案观察中研发出的课堂观察新方法——“LOCA观察方法”,强调了在学共体推进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点:高品质的学习设计、学科本质的深入研究、温暖润泽的共同体文化构建。
郑艳红老师以“教师发展与同僚性构建——来自上海的经验”为题,分享了自己在践行学共体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她表示,倾听是教师最美的姿态,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三安课堂”:安静、安全、安心,尊重多元化的观点,努力从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转变。
课例展示与观察
彼此倾听、互相信赖、协同合作、不断求索的课堂是什么样子?
12月5日下午,交大附中领航教师熊艳平、徐近月、王秋君分别带来了学共体展示课,同时上海领航学校及交大附小教师金利、叶建军、郭建珍、吴慧琳、陈群莹、秦亮、郭歆、郑艳红也进行了展示。所有参会老师按学科进班听课,每个老师观察一个焦点学生的完整学习历程并对关键事件进行记录。课后,老师们就观察内容进行了激烈的研讨和深度的思考。
要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老师首先要成为深度学习者
一起成长 一起探索
交大附中与学共体的美好相遇
12月6日上午,訾艳阳校长以“适合与润泽——西安交大附中与学共体的美好相遇”为题,从当前教育实践切入,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交大附中在推进学习共同体过程中的主要做法。
领航教师交大附中王秋君老师以“倾听与串联—改革我们的课堂”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从关注教到关注学、从无从下手到轻车熟路的转变历程。
交大附中学生代表吴文涵以“自由与创造—做学习的主人”为题,分享了在交大附中学习共同体、德育共同体等相关教学改革实践中,发现了身边同学的转变,从学生的视角展现了学共体课堂的魅力,更加凸显了倾听的重要性,正如她所说 “交大附中的课堂成为我的最爱,我惊喜于学习成为我喜欢做的事”。
圆桌论坛:教育新生态,共创新未来
随后,在莫国夫主任的主持下,王彬武处长、陈静静博士、訾艳阳校长、陈希良校长、陈春校长分别在圆桌论坛上就此次会议的主题进行了探讨。
无法到现场的伙伴们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参与其中
交大附中的办学理念是“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相信在不断推进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改革中,附中学子定会遇见最美好的自己 ,开创最美好的未来!
交大附中作为“学习共同体”全国领航学校,将用自己的努力和热情,带动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加入到“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中来,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奉献我们的力量。